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看《奥本海默》要提前做功课,那诺兰也太失败了

袁云儿 艺绽 2024-01-18

这几天最让影迷朋友喜大普奔的事情,就是诺兰新片《奥本海默》在国内上映

作为当代最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导演之一,诺兰的粉丝遍布全球,其代表作《盗梦空间》《星际迷航》《蝙蝠侠之黑暗骑士》多年来一直为影迷所津津乐道。
所以这次《奥本海默》上映,国内关注度非常高。
艺绽君观察,这几天影视公众号写《奥本海默》,最多的就是诸如“看这部电影之前,要了解这些历史事件/人物”的选题。点开之后,好家伙!洋洋洒洒一大篇,恨不得把整个量子物理学和二战史都搬上来。
如果看一部电影前要做这么多功课,需要这么多场外信息才能看懂,那它还是一部好电影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其实大家尽可放宽心,《奥本海默》并不是要带观众去重温二战史,或者搞懂原子弹的制作原理,它也根本没有这么高的观影门槛。
艺绽君反而建议大家,看这部电影之前不用做任何功课,不用搞清楚里面的人物谁是谁。只要你有基本的理解能力,看电影时不玩手机不分神,看明白《奥本海默》完全没问题。当然,你得知道奥本海默被誉为“原子弹之父”,他领导一群科学家造出人类第一颗原子弹,这项成果被运用到二战中,轰炸了日本广岛和长崎。只要有这几点基础知识,足矣。

之所以不建议大家提前补课,是因为这样在观影中会有更多惊奇新鲜的体验。我相信大部分认真的观众,会在看完第一遍后自觉去搜索相关历史和人物,做一些延伸阅读,这大概就是诺兰希望达到的效果吧。
不过,看《奥本海默》之前最好先睡饱觉,留好充沛的精力再去“朝圣”,因为这绝对是一部对体力有挑战的电影。时长高达三小时,拥有众多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信息量大到爆,对白从头铺到尾,眼睛要同时兼顾字幕和画面,确实很辛苦。

但是,如果能完整看下来,《奥本海默》会让你感受到一场酣畅漓淋的、只属于大银幕的视听享受。
不同于诺兰上一部作品《信条》搞什么时间正流逆流把自己搞翻车了,这次诺兰挑战人物传记片,用一种回归好莱坞古典叙事的风格讲述了奥本海默传奇而又矛盾的一生。
当然,免不了非线性叙事视听轰炸等诺兰标志性的几板斧。
《奥本海默》在结构上主要有两条线,一条是彩色画面构成的“裂变”,是奥本海默的视角,另一条由黑白画面构成的“聚变”,是客观视角,以政客施特劳斯的故事为主。
在讲述奥本海默的故事方面,电影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青年奥本海默在欧洲留学并把量子物理带回美国。电影主要表现他对量子理论的思考,对宇宙运行奥秘的探索。

第二阶段,奥本海默如何组织曼哈顿计划,研制出第一枚原子弹。这可能是最吸引观众去看电影的地方。奥本海默不仅是一个天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极富魅力的领导者。他把当时美国最有名的科学家聚集到一起,在荒无人烟的洛斯阿拉莫斯创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电影里这一段出场的几乎都是科学界大拿,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看得人心潮澎湃。

第三阶段,原子弹投向日本,二战结束,但奥本海默的内心却因此背负上沉重的道德枷锁,觉得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同时,在当时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的背景下,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被怀疑、打压乃至羞辱

《奥本海默》中的大场面没有特别多,但都拍得非常震撼。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三位一体”核试验,意味着美国成功研制出第一枚原子弹,给当时参加波茨坦会议的杜鲁门带来了极大的底气。

电影把这次试验还原得相当真实可感。用各种人物行为和细节营造出试验前的紧张氛围。拍炸弹爆炸,一般导演可能用画面和音效堆叠出最炸裂的效果,反而忽视了光速比声速快、先看到爆炸后听到声音的事实,诺兰则利用这一物理现象,反而营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场戏影厅观众应该都看得屏息凝神。
还有奥本海默在战后发表演讲,面对雀跃的人群内心却产生了极大的罪恶感。电影用视听语言将他的心理感受具象化:他仿佛看到地上是被爆炸烧毁的人形焦炭,观众的脸被爆炸毁容,掌声欢呼声幻化成死神一般的爆炸声,路边醉酒者的呕吐在他心里是核辐射受害者的痛苦症状……

《奥本海默》的声音做得非常有冲击力,配乐和音效在控制节奏和情绪上起的作用甚至比画面还大,有种把观众的耳膜按在地上摩擦的感觉。
影片在阵容上堪称巨星云集,谁能拒绝诺兰呢?基里安·墨菲、艾米莉·布朗特、马特·达蒙、小罗伯特·唐尼、弗洛伦丝·皮尤、加里·奥德曼、卡西·阿弗莱克、拉米·马雷克……他们都奉献了令人信服的精彩表演。

基里安·墨菲饰演的奥本海默撑起了全片,他忧郁、悲悯、脆弱的气质与真实的奥本海默神似,片中的多处大特写则完全经得起大银幕考验,值得一座小金人。

小罗伯特·唐尼这次在电影中饰演“反派”,把一个阴险嫉妒的小人演绎得活灵活现。如果事先不看演员表,估计很多人都认不出来这是钢铁侠。

马特·达蒙在片中饰演和奥本海默合作领导的格罗夫斯将军。两人在曼哈顿计划中一文一武,配合默契。马特·达蒙的表演松弛自然,为整体偏严肃的影片增添了一些喜剧色彩

这样的组合让人想起讲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诞生的电影《横空出世》,主演李幼斌和李雪健饰演的角色也是一文一武,科学家与军人搭档,共同完成这一重大使命。

两位奥斯卡影帝卡西·阿弗莱克拉米·马雷克,一个在片中饰演从事情报工作的军人,另一位饰演科学家,两位都对奥本海默的命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至于千人千面的演员加里·奥德曼,在电影里可以说是最难认出来的演员了。艺绽君不说他演的是谁了,大家可以观影时亲自去找找。
科学与政治的博弈,是《奥本海默》想要表达的一大主题,也是造成他后来悲剧经历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在50岁那年被吊销安全特许权,这不仅意味着他在个人名誉上的彻底“社死”,也几乎宣告了他从此没办法参与核物理相关研究。

这项错误的决定什么时候撤销的呢?去年底才撤销。而这时距离奥本海默去世已经55年了。
当他被污蔑陷害时,不少曾经跟他关系亲密的朋友、同事,都丢了工作,不能继续从事科研,晚景凄凉。
奥本海默的悲剧,其实是时代和政治斗争的悲剧,但在电影里却拍成了他遭到小人嫉恨的结果,似乎这一切不过是由于个人的作恶。诺兰在这一点的处理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至于奥本海默在整个历史洪流中内心世界的动荡,我觉得电影也还有可以深挖的空间。
目前电影展现出来的奥本海默,就是一个完美殉道者的形象。他明知核弹会带来巨大的摧毁力,为何仍怀着巨大的激情一手促成了它的诞生?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他想实现个人价值的抱负?原子弹投放后,为何他会背负如此沉重的心灵枷锁?这样的想法和他思想中同情底层的部分是否有关联?他最亲密的家人朋友对此怎么看?这些都是值得探讨而电影却较少涉及的。这也让片中奥本海默的形象与观众缺少更深层的情感连接

当然,这些都是对诺兰的吹毛求疵。从各种意义上看,《奥本海默》都是值得走进影院的作品,让我们忘却现实一切、心无旁骛地欣赏诺兰为观众打造的这场光影魔术吧。
END



艺绽热门阅读文章

《披荆斩棘》再玩情怀杀,哥哥们铆足劲都想“再就业”

梦回《父母爱情》,《父辈的荣耀》开播三集稍显温吞

当年《创造101》逆袭,如今的王菊演技已经这么好了?

连推三部新片,严肃起来的黄渤为何票房上不去?




本期作者、编辑:袁云儿
本期监制:贾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如果看《奥本海默》要提前做功课,那诺兰也太失败了

袁云儿 艺绽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